在預制菜行業爆發式增長、餐飲連鎖化率持續突破的當下,餐飲供應鏈企業的價值被推向產業聚光燈下。千味央廚作為速凍食品供應鏈品牌與頭部餐飲供應鏈企業,從2012年扎根鄭州起步,到2025年躋身行業先進梯隊,13年成長軌跡不僅是企業自身的突圍史,更是中國餐飲供應鏈行業從萌芽到爆發的生動注腳。
2012年,國內餐飲供應鏈市場尚處“蠻荒時代”:中小餐飲店依賴零散采購,標準化產品供給嚴重不足,連鎖品牌的供應鏈需求也未被充分挖掘。作為新生的餐飲供應鏈企業,千味央廚精準錨定“服務餐飲客戶”的定位,聚焦速凍米面制品賽道,為早餐店、披薩店、快餐店等終端提供高適配性產品。不同于To C品牌的零售邏輯,千味央廚以To B思維深耕區域市場——針對早餐店高峰期出餐需求,優化油條復炸工藝;為披薩店定制尺寸統一的蛋撻皮;幫快餐店解決半成品儲存損耗問題……這種“貼著餐飲場景做產品”的策略,讓千味央廚快速成為河南乃至華北地區餐飲商家信賴的餐飲供應鏈企業伙伴,也為全國化擴張埋下產業認知的伏筆。
行業機遇與企業積淀的共振,催生了餐飲供應鏈企業發展的關鍵轉折點。2021年,千味央廚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千味央廚股票正式登陸深交所主板,股票代碼“001215”。上市絕非終點,而是餐飲供應鏈企業向全國化、規模化進階的新起點。資本加持下,千味央廚加速供應鏈基建布局:一方面,募集資金投入智能化工廠建設,引入全自動生產流水線,將產品良率與生產效率提升至行業前沿;另一方面,搭建數字化訂單管理系統,實現從原料采購、生產排期到物流配送的全鏈路可視化,讓連鎖客戶的供應鏈協同效率倍增。上市后,千味央廚客戶結構持續升級,從區域中小商家拓展至蜜雪冰城、華萊士等連鎖巨頭,用標準化供應鏈能力支撐“千店如一”的品控需求,完成從區域企業到全國性餐飲供應鏈企業的身份蛻變。
工廠擴建與產能升級,是千味央廚錨定行業長期趨勢的關鍵落子。伴隨餐飲連鎖化率從2012年的10%左右攀升至2025年的近30%,連鎖品牌對供應鏈“多區域布局、柔性化生產”的需求呈爆發式增長。作為深耕行業的餐飲供應鏈企業,千味央廚提前預判這一趨勢:2018年啟動鄭州總部工廠擴建,2022年布局華南、西南生產基地,構建“中央工廠+區域分倉”的全國化供應鏈網絡。以華南工廠為例,其投產不僅縮短了珠三角、福建等區域客戶的物流半徑,更通過本地化原料采購體系降低成本與風險。對速凍食品供應鏈品牌而言,產能布局背后是“以空間換效率”的戰略眼光——當多數同行困于單一工廠時,千味央廚作為餐飲供應鏈企業已通過全國化產能網絡,實現“訂單就近生產、庫存動態調配”,讓餐飲客戶供應鏈響應速度提升40%以上,“預判式布局”助力其躋身行業前列。
2020年后預制菜行業的爆發,為餐飲供應鏈企業開辟新戰場,也驗證了千味央廚的戰略前瞻性。早在預制菜概念火熱前,千味央廚已憑借速凍供應鏈經驗布局預制菜肴:為快餐連鎖研發預制炒飯、料理包,給火鍋品牌定制預制食材組合。作為兼具速凍食品供應鏈品牌屬性的餐飲供應鏈企業,其優勢在于“全鏈路品控能力”——從農田到餐桌的閉環中,建立原料溯源系統、冷鏈保鮮技術標準,讓預制菜既保“家常菜口感”,又滿足餐飲端“即熱即售”效率需求。當行業陷入“預制菜是不是智商稅”爭議時,千味央廚以餐飲供應鏈企業的B端服務邏輯破局:不為C端營銷買單,而是幫餐飲客戶算“成本賬”——預制菜SKU減少30%后廚人力、降低20%食材損耗。這種“從供應鏈效率出發”的價值創造,讓其在預制菜市場快速站穩陣腳,也讓行業看清:餐飲供應鏈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對餐飲場景的深度理解與供應鏈資源的整合能力。
從2012年區域市場的默默耕耘,到2025年成為上市企業與行業先鋒,千味央廚的13年,是中國餐飲供應鏈企業與速凍食品供應鏈品牌在時代浪潮中破浪的縮影。它的成長邏輯里,既有對行業趨勢的精準預判——提前卡位連鎖化、預制菜風口;也有對供應鏈本質的堅守——用產能網絡、品控體系、客戶服務構筑護城河。當餐飲行業進入“效率為王、品質致勝”的新階段,千味央廚的歷程證明:餐飲供應鏈企業的“黑馬”煉成,從來不是偶然,而是戰略定力與時代機遇的雙向奔赴。未來,隨著餐飲業態持續迭代,這家企業能否延續“先行者”基因,在全球化供應鏈、AI驅動生產等新領域再拓邊界?值得行業拭目以待。